民国泗阳名人| “军国完人”樊炎

 
 
樊炎(1887-1914)原名光炎,王集镇袁庄村人。随父读私塾,文武双全,智勇兼备。

20岁时帮父亲在沭阳财主家设馆教书,当时,东家有位亲戚在京城为官,十分赏识樊炎,保荐他到涟水入仕。樊炎对腐败的清廷不满,不愿出任,就婉言谢绝。后遇革命青年韩恢,二人志同道合,一起投到镇江新军第九镇当兵。在军营里结识同盟会会员赵伯先,不久,介绍他参加了同盟会。

1911-1912年期间,樊炎奉命回乡,发展革命武装。那年农历大年初一,外出拜年时,看见族中一长辈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春联:“民国江山不长久,小主登基得太平。”这家较为富裕,害怕革命,一心想回到封建王朝的年代。这副为封建王朝招魂的春联,令樊炎非常气愤,立刻当众撕掉。可是大年初一撕对联,总有点短理。他灵机一动,自己写了一副,并恭敬贴上。对联是“满清人不满,民国救黎民。”樊炎利用拜年之机,向乡亲们宣传推翻封建王朝,建立民国政权的革命道理。当时,年岁饥荒民不聊生,樊炎挺身而出,发动本村饥民,向殷实富户借粮七十多笆斗,使饥民度过了春荒。

樊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,在黄兴带领下参与广州起义,因奋勇杀敌屡立战功,逐步被提升为省都督府属官参谋、淮北讨袁军副司令等职。
1913年孙中山在上海发出通电,号召各省革命武装进行讨袁斗争(史称“二次革命”)。樊炎奉命回到家乡泗阳,发展革命力量。农历六月底,他到众兴镇北翁圩、汤家庙,与贺兴、贺广等进行革命活动,被奸人告密,为袁世凯的爪牙江北都督蒋雁行派人逮捕。樊炎被捕后,不管敌人如何严刑拷打,他都坚贞不屈,农历七月初五在清江浦被杀害,年仅27岁。

1916年,袁世凯倒台后,革命党赠送“军国完人”金字大匾,悬于樊家堂屋。泗阳县城建复炎公园、韩公祠内设有樊炎烈士灵位。
樊炎牺牲后,泗阳人民为之悲痛。他的生前好友李建勋,写下这样一首悼诗:

 

平生豪气壮山河,慷慨思挥返日戈。

常说关山喧铁马,每思荆棘叹铜驼。

九原有待同元白,十载浮家类志和。

人杰辞世豪气在,哀思唯剩泪滂沱。

 

 

来源丨泗阳史志